#day50
今天東京解除了緊急事態宣言,爸爸明天開始上班,正式結束了我們3人黏在一起的50天。
回想這50天過得超級樸實,但有許多小小的新發現。
發現家裡附近有很不錯的小公園,有很多種花只要風一來都會吹雪。豆豆說蒲公英是老爺爺之花,因為滿頭白髮。時常三人騎著腳踏車去在小巷子繞來繞去,發現許多有趣的店,說好之後要去。
一開始宅在家的時候有點SNS上癮,本來只是關心疫情。然後就無意識的點啊點的,唏哩糊哩的看了一堆情報,接著發現對身心無益。
這幾天索性就列出自己每天想要讀的情報源,剩下就不多看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前在雜誌社工作時(想一想居然有15年了XD),每到月底我們都會一群人在辦公室熬夜截稿。在那個SNS還不盛行的年代,要知道讀者的想法就是要透過問卷。
我們時常會截稿時一邊吃宵夜一邊讀問卷,許多讀者很可愛,會寫一大張加上可愛插畫,說她最喜歡哪一個單元,最喜歡什麼企劃,有時候還會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小事。
當時的每張問卷都很像是啦啦隊,可以振奮我們截稿的心情。
「啊!真的好開心大家都喜歡這單元呢!做得很辛苦但是太值得了啊!」
「看來大家喜歡那樣的企劃呢!下一期我們來試試看吧!」
當時還有一些讀者會用傳真分享心得或是寫信給我們,半夜傳真機響起時就見一張張A4紙那從傳真機吐出來。
當然也不是都只有讚美的或是鼓勵的聲音,偶爾也會收到覺得某單元很無聊,或是第幾頁哪邊有錯字的指正。
當時記得只要一到月底,就一定會收到某位讀者的超長傳真,寫了大約7.8張A4傳真的批評。一開始覺得有點難受,但因為是截稿期在沒有人有空生氣或難過(因為印刷廠的人都坐在我們背後呢XD)
從內容可以讀出她很用心得讀了這本雜誌,她有很多不喜歡不滿的地方。但每個月她還是會一如往常地寫個好幾頁的心得給我們,表達她對我們的失望與期許。
當時我總是一邊寫稿一邊想著
這個人,為什麼那麼生氣呢,還是她只是很寂寞很寂寞呢?
(還有,為什麼持續買這本雜誌呢?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回到現在。
說真的我很久沒見過傳真機了,現在這年代要分享一篇文章,一個想法,一張照片都變得快速很多。可以跳過許多版面配置選字體的作業,不用在那邊打燈拍攝挑片到印刷廠看印。
同樣的要得到回應也只需要幾秒的時間,妳甚至無法確定對方是不是讀完所有的文字才留下Comment。
同樣有很多喜歡內容的人可以立刻給你鼓勵和建議,但也多了很多不一樣的聲音。
有時候只是想要敘述分享一件有趣的事,例如「我帶嬰兒搭公車結果嬰兒一直瘋狂想按下車鈴」
就會出現「為什麼帶嬰兒還要搭公車帶給別人困擾,妳無法自己開車或是搭計程車嗎?」
「為什麼不請人來打掃家裡,然後把心力全部給小孩呢?為什麼要活得像個傭人?」
「為什麼你兒子那麼好動,不買個有院子的房子呢?」
諸如此類。
(但為什麼的答案就是因為我不是你,所以和你有著不一樣的想法,過著不一樣的生活。)
SNS的盛行有時候真的就像開了天眼似的,你想看的你不想看的全部都得看,看到這類訊息有時無奈,會想說要不就把帳號關起來從此過著隱居生活好了。
但最近總是會想起那個截稿期夜半的傳真。
「也許留下這樣留言的人,只是想要藉著反論,來確認自己的價值觀吧?」
「或者,就是很寂寞很寂寞吧!」(寂寞到就到一個陌生家人門口貼個紙條也很愉快那樣)
但也會想起那一大疊厚厚的溫暖手寫問券回函。
應該還是有些人,是特別想讀你的文字,所以特地來了,好好的把一字一句讀完的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近日本引起關注的木村花自殺事件讓我思考了很多,其實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不同的思考與價值觀,但是寫下或是說出過分惡毒和攻擊性的評論前,還是可以試想一下
「如果我是她,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?」
傷害或是貶低別人終究不會是獲得快樂的捷徑,願我們都能好好思考自己心中真正的快樂是什麼。
pic我的快樂就是跟我的家人過著很簡單很簡單的日子。